CopyRight ? 2020 山東省國防科技工業協會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15012678號-1
關于印發《山東省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2022年十大專項行動方案》的通知
魯非公組發〔2022〕3號
各市促進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工作領導小組,省促進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工作領導小組各成員單位,有關部門:
為深入貫徹落實全省工作動員大會精神,扎實推動“十大創新”,促進民營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省促進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工作領導小組編制了《山東省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2022年十大專項行動方案》(以下簡稱《行動方案》),現將《行動方案》印發給你們,并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請認真抓好貫徹落實。
一、提高思想認識?!缎袆臃桨浮分塾诮鉀Q當前制約我省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突出問題,推動我省民營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各市及有關部門要充分認識開展專項行動的重要意義,準確把握《行動方案》的部署要求,著力推進我省民營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
二、狠抓落實落細。要圍繞《行動方案》提出的各項工作要求,堅持“嚴、真、細、實、快”的工作作風,緊密結合本地區及本行業實際,切實把專項行動作為提升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按照《行動方案》確定的內容,精心準備、積極部署、周密謀劃,確保各項工作落地落實落細。
三、健全工作機制。省工業和信息化廳要發揮省促進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的牽頭作用,統籌協調,全面推進。各級各部門要密切配合,按照職責分工抓好任務落實,形成上下銜接、縱橫協同、行動高效的工作體系。
山東省促進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工作領導小組
2022年3月23日
山東省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2022年十大專項行動方案
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聚力突破當前制約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突出問題,制定山東省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2022年十大專項行動方案。
一、開展龍頭企業“掛帥出征”引領行動。選樹龍頭鏈主企業,建立服務專班,強化省市一體化聯動、產學研深度融合等機制,在重點項目建設、雙招雙引、協同創新、數字賦能等方面合力推動,加快打造3-5條龍頭企業引領的世界級產業鏈。對省委省政府表彰的優秀民營企業家,組織專題采訪、集中宣傳;圍繞省“十強”產業特別是10條左右標志性產業鏈的企業,發布年度“山東省民營企業家‘掛帥出征’百強榜”,研究制定對上榜企業家在醫療、交通等領域提供專項服務的細則,提升民營企業家的榮譽感、獲得感和社會影響力。發展總部經濟,吸引頭部企業、產業鏈供應鏈關鍵節點企業,在培育本地企業總部的同時,重點引進高端裝備、新一代信息技術等先進制造業企業,金融、現代物流等現代服務業企業,以及國家級、省級農業龍頭企業,在金融支持、要素保障、人才招引等方面給予定制化服務。(責任單位:省發展改革委、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科技廳、省交通運輸廳、省商務廳、省衛生健康委)
二、開展“專精特新”企業激發涌現行動。全面實施《山東省“專精特新”企業培育方案》,落實年度培育《任務清單》,高標準完成前兩批157家重點“小巨人”企業年度績效考核目標任務。新培育專精特新“小巨人”和重點“小巨人”達到150家、50家左右,確保走在全國前列,力爭成為排頭兵;省級“專精特新”企業、瞪羚企業和獨角獸企業達到400家、200家和3家以上。組織“專精特新”企業參與重點產業鏈技術攻關目錄創新攻關,通過“創新服務券”“公益服務券”等模式鼓勵“專精特新”企業研發創新,推動平均研發占比提升0.2個百分點以上。(責任單位: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財政廳)
三、開展創新創業能力提升行動。完善以企業為主體的創新體系,建設省級科技創新公共服務平臺,打造科技型企業梯次培育升級版,力爭高新技術企業達到2.3萬家,科技型中小企業達到3萬家。聚焦大學生創業項目、中小高新企業、創新創業賽事成果,進行精準培育。制定實施支持大學生創新創業的指導意見,鼓勵用好各類孵化載體,推動開放部分免費空間。支持有條件的市建設“六有”型大學生創業孵化基地。推動發展天使投資,培育一批天使投資人和創業投資機構,對投資于未上市的中小高新技術企業以及種子期、初創期科技型企業的投資額,按規定抵扣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促進創新創業賽事活動成果轉化,打造創新創業大賽、“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中國創冀”創業創新大賽、“創客中國”中小企業創新創業大賽等區域賽活動升級版,積極承辦相關專題賽,選取2-3個高水平創新創業基地作為載體,促進更多優質創新創業項目在我省落地孵化。(責任單位:省科技廳、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省教育廳、省財政廳、省稅務局)
四、開展產業生態創新行動。實施產業鏈穩鏈固鏈工程,梳理42條重點產業鏈,重點圍繞10條左右標志性產業鏈,細化完善產業鏈“1個圖譜+N張清單”,聚焦缺失和薄弱環節,實施“一鏈一制”、“一鏈一策”,全面提升產業生態質量。實施“專精特新”企業卡位入鏈工程,開展“鏈主企業行、標桿企業行、產業集群行、高校院所行、融資機構行”等專題活動,組織產業鏈“專精特新”企業專場對接,打造“鏈主”與“專精特新”企業強鏈補鏈共同體,推動200家以上“專精特新”企業與鏈主企業對接合作、配套協作。實施產業集群能級提升工程,以新舊動能轉換“十強”產業“雁陣形”集群為牽引,按照區域相鄰、優勢突出、組織有力等原則,加快推動產業鏈群規?;l展,提升優勢產業集聚能力;大力發展特色產業集群,新培育省級特色產業集群20家以上;支持有條件的集群參加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競賽。(責任單位:省發展改革委、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五、開展“云端遷移”數字化轉型行動。開展“數字蝶變”活動,切實提升萬名數字專員進企服務成效,聚焦中小企業智能化改造、設備上云等數字化改造的重點環節,針對性制定數字化轉型方案,對接服務中小企業20萬家以上,直接推進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2萬家以上。深入實施“云行齊魯工賦山東”,完善“云服務券”政策,加快工業設備、研發設計和運營管理等核心業務“上云上平臺”,推動實現企業應用低成本、快部署、易運維。推進工業APP集成應用,支持軟件企業與工業企業、科研院所等多方合作,開發適用于中小企業設計、生產、實驗、使用、保障、交易、服務等全流程的工業互聯網APP,推動工業互聯網平臺匯聚工業APP 2萬個以上,為“云上遷移”提供更多可選擇的應用載體和場景。(責任單位: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科技廳、省財政廳)
六、開展“山東制造網行天下·拓展年”行動。推進“好品山東”區域品牌建設,深入開展“山東制造·網行天下”系列活動。在2021“啟動年”的基礎上,聯合頭部網絡營銷平臺,通過“流量券”方式,引導骨干企業應用大數據、區塊鏈等信息算法,借助專業平臺開展“云采銷”,拓展采購渠道,降低企業成本,拓展市場空間。圍繞我省機械加工、紡織服裝等優勢行業,打造“超級工業城”,組織100家以上省內外行業龍頭企業的采購端入駐,開展線上線下采銷對接。甄選1000家以上企業的拳頭產品開展“千店千品”形象提升活動,增強產品視覺品質,受眾流量平均提升30%以上,產品銷量提升20%以上。(責任單位: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財政廳、省商務廳、省市場監管局)
七、開展民營經濟全生命周期服務行動。發揮民營企業綜合服務平臺服務作用,特別是建強省普惠中小企業公共服務中心功能,匯聚100家左右涵蓋智能化技改、數字化轉型、融資上市等省內外優秀專業服務機構,打造山東省民營經濟中小企業“一站式”公共服務平臺。強化工業互聯網平臺賦能,發揮先進工業互聯網平臺規模優勢,打造更多數字化應用“燈塔工廠”;發揮各領域互聯網平臺專業優勢,實施“一業一策”,加快全產業鏈數字化轉型。開展企業管理創新提升活動,強化精細化管理、“數智化”管理,發布推廣20項省級重點管理創新成果。完善全省優質中小企業成長幫扶機制,梳理建立省市縣三級成長幫扶工作臺賬,實現精準對接幫扶。推行惠企政策“一鍵直達”手機端,加快推進納稅、用電等涉企信用信息共享,對市場主體進行“立體畫像”,實現“策”“企”精準匹配、精準落實。(責任單位: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大數據局、省市場監管局、省稅務局)
八、開展“三位一體”資本賦能行動。實施“齊魯企舞”品牌路演對接、投融資聯盟精準服務、區域股權市場轉板上市“三位一體”資本賦能,進一步激活“專精特新”企業資金血脈。開展“齊魯企舞”資本助企活動,發揮省產業資本投融資云平臺引領作用,優化拓展“齊魯企舞”投融資路演平臺對接功能,建立基金與企業項目之間的“直聯通道”,有計劃有組織、分行業分區域系統化開展對接,組織產業投資路演20場次以上,各市與相關行業100場以上。開展“聯盟聯動”服務入企活動,發揮省中小企業投融資聯盟橋梁作用,實體化運行推進,匯集省內外優質投融資機構,為重點“專精特新”企業量身定制金融對接方案;組織開展線上宣介大講堂和線下巡回對接活動,分門別類為中小企業提供差異化精準融資服務;積極對上爭取,力爭成為國開行“專精特新”中長期項目貸款試點。開展“梯次上市”轉板育企活動,積極推動區域性股權市場與全國證券市場板塊合作,大力推動民營企業到滬深京交易所上市,力爭年內培育民營上市公司25家以上。(責任單位: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財政廳、人民銀行濟南分行、山東銀保監局、省地方金融監管局、山東證監局)
九、開展中小企業紓困幫扶攻堅行動。落實好國家和省中小微企業紓困政策,實行階段性減稅降費,將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免征房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政策的執行期限,再延長至2022年12月31日。進一步支持小微企業發展,至2022年12月31日,對月銷售額15萬元以下(含本數)的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免征增值稅。通過技改貼息、社保補貼、穩崗返還等方式,對生產經營暫時面臨困難但產品有市場、項目有前景、技術有競爭力的中小企業,以及勞動力密集、社會效益高的民生領域服務型中小企業按規定給予支持。深入做好中小企業賬款清理工作。嚴格落實《保障中小企業款項支付條例》《保障中小企業款項支付投訴處理暫行辦法》規定,針對大企業利用市場優勢地位拖欠中小微企業賬款、過度使用商業匯票,以及政府部門和事業單位拖欠賬款等情況,堅決予以整治。(責任單位:省財政廳、省稅務局、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省國資委)
十、開展環境優化行動。加強法治保障環境建設,抓好《山東省民營經濟發展促進條例》宣貫落實,組織各地區、各領域對照條例自查自糾,針對與條例精神不一致的政策措施,及時制定解決方案,完善條例配套政策體系。落實省人大執法檢查工作部署,集中組織對各級條例宣傳和落實情況進行專項執法檢查,強化整改執行,確保條例有效落地實施。鼓勵有條件的市探索開展民營經濟發展環境評價,建立民營經濟發展環境支撐體系。深化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先進縣(市、區)建設工作,總結推廣第一批先進縣(市、區)經驗做法,引領各縣(市、區)夯實民營經濟發展基礎、創新工作措施、提升發展質量,新創建先進縣(市、區)10個左右。(責任單位: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市場監管局)
新聞動態
協會公告